原文標題:遠距與微課的比較分析_分析角度三:訓練成本
「微課」與「遠距」,這兩項手法是數位培訓的兩個碁石面向,各自有不同的角色與優缺點,我也運用了十個不同的指標來進行分析,就讓我們一一與您分享吧!承接上一個主題「分析角度二:課程產生」,本次以「訓練成本」的角度來進行比較。
在這一個角度的分析開始之前,讓我們先確定一個前提,就是我們在做這兩者的比較時,分析的對象都是企業方。
當我們有了這個前提,那麼大家才不會有「個人市場」的混淆。
對於企業而言,訓練工作的展開,「訓練成效」當然是要考量的關鍵因素,但是「成本」也是很重要的要素。
這十多年來,許多知名的企業大學,都紛紛培養著自己的內部講師,平心而論,內部講師的授課功力,和專業的外部講師一定有多少的落差(當然,一定有少許內部講師是菁英,也一定會有一些外部講師並沒有太深厚的授課功力),但是不論如何,自家的內部講師,仍是企業在培訓發展上,很重要的一項工程。
為什麼?
除了內部講師更了解企業文化與產業性質外,更重要的,仍是成本的考量。
當我們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時,我們又要再思考兩項變數,這樣評估起來才會比較精準,這項變數就是「訓練授課梯數」,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評估微課與遠距,對於企業的成本分析之前,必須要考量的是,這一堂課,到底企業是上一次?還是多次?
若是一堂課,對於企業而言,只需要一次就可以結束了(員工數不太多,或者,這項主題只適用於少數同仁),那麼在成本的表現上,遠距的表現是勝於微課的。
對於企業而言,遠距的成本和實體訓練是很接近的,甚至,可能更少一些(因為沒有場地費產生)。
但是微課則不行,因為有後製費會產生,同時,講師錄製完這套微課售予企業,絕不可能是以「單次授課」的費用報價,所以這一項的成本至少會是實體訓練的兩倍以上。
相反的,若是這一項主題,對於企業而言,可能有第二梯、第三梯,甚至,每一年都需要有批同仁必須進行這樣的學習。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評估成本上,所考量的時間長度就必須拉長,就長遠來看,微課的優勢是遠大於遠距的。
讓我們舉新人訓為例,若是一家企業,因為業務屬性,每一位進來的新人都必須先受過一定的訓練,得到一張證照才能上線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我們以遠距的方式來操作的話,每一次開課,我們都必須負擔一次的講師費用。
相反的,若是我們把這樣的訓練變成微課的型式,那麼,前期的投入成本,就在每一梯新人進行學習時,不斷的扣抵,也許五年十年後,每一梯的平均成本就會很低了。
因此,在第三個指標:訓練成本,根據不同的前提,兩者各自得到的分數是:
第一種情況:單次需求
遠距:★★★★☆
微課:☆☆☆☆☆
第二種情況:多梯需求
遠距:☆☆☆☆☆
微課:★★★★★
勝負的關鍵,在於這堂課程是否會有大量重覆開課的需求!(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