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主管退休誰來接班?給HR的關鍵人才梯隊建立指南


隨著創辦人世代退休潮與產業競爭加劇,台灣多數企業面臨接班斷層風險,尤其是在關鍵職位與管理層的延續上更顯迫切。人資不再只是制度執行者,而是接班藍圖的設計者與推動者:從關鍵人才辨識、CDP職涯規劃、歷練安排到績效×潛力的動態評估與留任激勵,人資需整合策略、系統與溝通協作,確保接班人能在真實任務中成長並願意留下,進而保障企業永續經營與競爭力。

 文/宸碩管顧公司總經理|楊伸太博士這段文字是作者和他的身份。

原標題:企業人才發展中,關鍵職位與管理職接班準備過程中,人資應扮演的角色與規劃要點 

關鍵字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1. 前言:企業接班議題炙手可熱
  2. 關鍵職位/管理職接班常見職位與問題 
  3. 『人資單位』在接班過程中的角色 
  4. 人資如何做好準備?需具備哪些能力?
  5. 關鍵職位發展計畫與評估 
  6. 企業接班過程中,關鍵成功因素 
  7. 總結 

一、前言企業接班議題炙手可熱,正如火如荼上演中 

  1. 台灣企業多為家族企業或中小企業,創辦人逐漸邁入退休年齡,接班議題正逐漸浮上檯面中… 
  1.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超過67%的企業尚未建立明確的接班制度,導致關鍵人力流失風險大增。 
  1. 接班準備不僅僅是領導管理職位,針對『關鍵職位』的接班,也是重點中的重點,絕不可輕忽。 
  1. 人資部門的角色日益重要,不只是制度執行者,更是整體接班藍圖的規劃者與推動者。 

二、關鍵職位/管理職接班常見職位與問題

  1. 關鍵職位的定義: 
    (1.) 在企業組織中,對營運績效、策略實踐、核心能力維持或轉型成長,具有高度影響力的職務,對企業永續經營與競爭力維持具關鍵作用。 
    (2.) 具高影響力:該職位對企業策略目標、營收、成本控制或品牌形象有直接影響。 
    (3.) 短時間難取代: 
    A. 所需能力、經驗或人脈,難以短時間內由他人承接。 
    B. 涉及跨部門協調、溝通、管理或技術整合。 
    (4.) 人才供給困難:內外部合適人選都很有限。
    (5.)  接班斷層風險高:若該職位空缺,將導致部門或營運效率明顯會受到影響。 
  1. 企業常見需接班之關鍵職位類型,舉例: 
    (1.) 業務主管:擁有關鍵客戶與通路資源或特殊業務開發能力等,若無接班人將導致訂單流失。 
    (2.) 技術主管:長年經驗傳承困難,無系統性紀錄或知識管理,將造成技術斷層。 
    (3.) 部門經理級:人員管理、流程之整合能力,難以短期培育。 
    (4.) 工程部、研發主管:關鍵創新能力難以複製,需提前進行梯隊培養。 
  2. 常見問題與痛點:
    (1.) 沒有正式接班制度:只依賴主管直覺提拔人才,缺乏客觀性與性統性。 
    (2.) 未有效確認接班人發展意願 :接班人的職涯發展意願,將左右後續接班成效與成功率。 
    (3.) 缺乏人才發展資源:接班人缺乏實際任務與歷練機會,導致常常準備不足或有落差。 
    (4.) 績效與潛力混淆:未有效區分績效穩定者與高潛力者的不同特質。 
    (5.) 缺乏有效追蹤與制度化發展歷程紀錄:過程中之成效追蹤與動態調整,是成功關鍵因素之一。 
    (6.) 缺乏激勵機制:未建立有效激勵與留才機制,導致培養後流失率高,造成組織損失。 

104人資市集 — 內訓、外訓、線上課程企業方案一站搞定 >


三、『人資單位』在接班過程中的角色 

  1. 傳承策略整合的角色:
    (1.) 協助高階主管設定組織發展路徑,導入接班思維與梯隊建構策略。
    (2.) 擔任接班制度規畫者,建立接班人才辨識、發展、評估的標準作業流程。
  2. 接班平台的建構者:
    (1.) 建構人才資料庫與接班名單之運作系統,結合績效、潛力與學習歷程。
    (2.) 協助建立行為指標與關鍵職能模型,作為發展依據。
  3. 發展推動與成效評估的協同者:
    (1.) 針對潛力人才,規劃歷練機制,例如:任務型發展、工作輪調、內部講師制度等。
    (2.) 與直屬主管協作擬定CDP (Career Development Plan) 職涯發展計畫,同時追蹤執行與成果。
    A. CDP (Career Development Plan) 職涯發展計畫:引導員工在組織內部的 職涯發展方向,包括晉升路徑、跨職能發展或專業深耕,通常涵括數年,與公司的長期人才策略和接班人計畫緊密結合。
  4. 激勵與留才機制的規劃與維護者:
    (1.) 提供具競爭力的獎酬方案、激勵機制與職涯晉升路徑。
    (2.) 建立導師制與關鍵人才關懷機制,提高歸屬感與留任率。


四、人資如何做好準備?需具備哪些能力? 

  1. 前置準備 
    (1.) 關鍵職位與管理職接班之執行與成效評估計畫或方案。 
    (2.) 與執行計畫相關之HR系統、考核制度、升遷制度、獎勵制度、留才制度等。 
    (3.) 獲得經營層與各主管之支持與共識。 
  2. HR所需能力準備 
    (1.) 組織策略對接力:理解企業營運模式與未來轉型方向,能掌握未來符合組織需求的接班策略。 
    (2.) 關鍵職位與管理職接班之執行與成效評估計畫或方案的規劃能力。 
    (3.) 與執行計畫相關之HR系統、考核制度、升遷制度、獎勵制度、留才制度等的制定能力。 
    (4.) 關鍵職位之人才遴選評鑑與盤點能力:例如使用九宮格(績效 × 潛力)、360度回饋、評鑑中心等工具進行潛力識別。 
    (5.) 發展設計與追蹤能力:能與各部門主管,共同訂定個人發展行動並設定成果指標,建立回饋與修正機制。 
    (6.) 溝通協調與整合力:能以人才發展專業與相關數據,溝通過程中需協調事項,提升人資影響力與推動成功率。 
    (7.) 善用外部資源的能力:常見所需的外部資源,例如104人才發展系統,或者外部顧問偕同建立機制與導入。 

不知道從何開始嗎?報名【104訓練發展管理師】認證課程>>

五、關鍵職位發展計畫與評估 

  1. 職涯願景與目標設定: 
    (1.) 自我探索: 接班人思考自己的長期職涯興趣、價值觀、優勢和劣勢。 
    (2.) 組織需求連結: 了解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高階管理職位的需求。 
    (3.) 設定長期職涯目標: 明確未來3-5年甚至更長時間想達成的職位或領域 (例如:成為資深生產部經理、廠長、甚至營運副總)。 
  1. 識別關鍵職涯路徑: 
    (1.) 了解與分析晉升階梯: 了解從目前職位到目標管理職位所需的關鍵職位和經驗。
    (2.) 評估與彙整不同職能領域需要性與內容: 偕同相關主管的看法,了解他們成功的職涯路徑和所需能力,同時考慮是否需要跨部門或跨專業職能的工作經驗,以獲得更全面的管理視野 (例如:從生產轉向供應鏈或研發)。
  2. 制定階段性發展策略: 
    (1.) 將長期職涯目標分解為中短期 (1-3年) 的階段性目標。 
    (2.) 職位輪調 (Job Rotation): 規劃在不同部門或不同廠區的輪調機會,以擴展視野。 
    (3.) 專案領導 (Project Leadership): 參與或領導跨部門的任務型挑戰專案,提升規劃和跨組織協調能力或問題解決能力等。 
    (4.) 內部講師角色:讓潛力人才分享其專業,鍛鍊影響力與表達力。 
    (5.) 高階培訓課程: 參加外部高階經理人培訓班、EMBA 等。 
    (6.) 國際化經驗: 如有可能,爭取海外工作或參與國際專案的機會。 
    (7.) 其他合適的發展方案。 
  3. 資源支持之運用: 
    (1.) 導師: 尋找一位在高階職位上且願意提供指導和機會的導師,定期對話與反思。 
    (2.) 外部顧問: 如有需要,可考慮尋求專業職涯顧問的建議。
     
  4. 定期檢視與調整: 
    (1.) CDP 是一個動態的計畫,需定期 (例如每季或每半年) 檢視進度。 
    (2.) 根據個人發展、公司策略變化、產業趨勢等因素,靈活調整職涯目標和發展策略。 
    (3.) 與主管和導師保持開放溝通,尋求回饋。 
    (4.) 評估方式:建議以『績效 × 潛力 × 意願/心態 × 組織文化契合度』四維評估模型,逐步辨識接班候選人。 
    A. 行為觀察:主管依據既定指標給予成長回饋與能力評分。 
    B. 自我評估:接班人自評並提交學習心得與行動改進計畫。 
    C. 成效佐證:專案成果或內部發表會作為實績展現依據。 


六、企業接班過程中,關鍵成功因素 

  1. 由上而下的共識與支持與決心。 
  1. 建立正向、雙向、具激勵性的接班制度與溝通機制。 
  1. 『發展行動』『實務工作的歷練』,進行有效的連動與整合,以利貼近『勝任該職務』的需求。 
  1. 接班方案與資料庫,動態定期之評估檢視與更新。 
  1. 激勵與留任方案需與發展行動連結與落實,確保人才願意留下並持續學習。 
  1. 接班人若升任後失敗,或者發展成效未如預期,HR與主管要共同進行檢討與合適的調整因應機制。 


七、總結

  1. 人才傳承,攸關到企業競爭優勢與永續性,務必要相當重視並盡快展開。 
  1. 接班機制的建立與推動,並非單一部門的責任,而是全體組織文化的一環。 
  1. 人資部門在這一過程中,應以策略性思維、計劃與行動力,推動從人才辨識到發展、評估與留任的完整流程。 
  1. 建議企業應將接班準備,納入年度人力資源策略地圖或年度KPI中,納入高階會議定期檢視與因應。 
  1. 人資單位,若能掌握此關鍵任務,不僅僅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同時也為本身職涯,提升發展價值與高度。 
  1. 祝福各位先進,都能在所屬企業中,有效進行人才管理與發展,為企業創造提升人力資本之成就感! 

超過5000+的HR都報名過的104人資學程!七大主題課程幫你系統化學習 >>  

104人資學程

最划算的全方位教育訓練方案!免費申請全課程試閱 >>

104人資市集課程吃到飽

看更多楊伸太博士的文章 >>

加入104人資市集官方line獲得最新優惠及活動資訊 >>

加入人資市集line領$100

訂閱市集電子報與你分享專家文章及最新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