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對象:企業各級主管(例:經\副理、課長、主任、儲備主管或同職級的管理族群為主。)
商品分類:企業內訓
商品標籤:
管理績效,領導魄力
你可以學到:
本課程特別針對想蛻變成教練型主管的管理者,有效的傳達『教練型主管』的認知與作法;匹配生態環境變遷,考量自主成長努力焦點—著重系統化概念與實務應用能力—在策略引導下,誘發自主成長動能。
課程內容以管理實務觀點解讀,進而引出與確認身為主管在面對自我成長正確心態;提示成為教練行主管的策略思維與執行要領,在促進員工績效提升的前提下,提醒主管必須重視進行管理作為時要注意的地方,促使學以致用的效益最大化。
1.理解成為教練型主管,正確心理建設與成長途徑
2.強化管理實務應用到工作上的技巧
3.驅動正向的學習態度與提示有效的學習方法
課程資訊:
多年來為企業主管進行才能發展實務上,將發現的問題歸納出下述三種類型:
1.部屬不夠積極:「我們以前都很主動…」或「部屬很皮懲罰也不怕…」。
2.部屬很會計較:「我們以前都很配合…」或「部屬勇於據理力爭…」。
3.部屬很不穩定:「我們以前都很認份…」或「部屬勇於追求夢想…」。
新世代年輕族群(1990年後出生)逐漸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的主體,更趨使領導的演化進程。他們有更強的自主意識,在物質回報之外也追求更多的成就感和尊重感。他們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但是面對工作的主動性卻較弱。
如何帶領這群追求自主、注重自我、工作能力強、但工作意願待加強的新世代族群,於是主管必須具備教練型主管的領導技能,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青睞。
課程進行期間應用實例講解與互動討論;務實的傳達理念和技法應用,不僅增強智能,更能強化實務應用能力,這套管理課程將促使您加值成就的全新視野。
課程大綱:
一、教練型主管的畫像
1.當45碰到25時:不要再生氣了 2.正視組織三代同堂管理困境 3.我是誰:建立正向價值觀
4.教練型主管應具備的條件是 5.期許與建議
二、教練型主管的職責與角色
1.「王課長」內心吶喊? 2.組織需要何種類型的幹部? 3.教練型主管的角色與任務
4.教練型主管不能不練的技法 5.學習「如何學習」
三、教練型主管的傾聽力
1.洞悉傾聽的管理意涵 2.我們真的會聽嗎? 3.如何聽出對方的心聲
4.提升傾聽力三部曲 5.習慣「不習慣」
四、教練型主管的提問力
1.提問佳作個案研討:關鍵何在 2.如何把話說到心窩裡 3.肯定式探尋技巧
4.提升提問力三部曲 5.好的斥責必須勤加練習
五、教練型主管的對話力
1.對話&溝通的異同 2.何謂「引導式」對話 3.引導式對話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
4.引導式對話實作與演練 5.引導與提問交互運用要領
六、教練型主管的領導力
1.管理力&領導力 2.領導力養成的可能途徑 3.澄清自我的領導風格
4.領導=引導+指(教)導 5.從自我領導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