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對象:財會、各部室主管&企業主
商品分類:企業內訓
商品標籤:
跨團隊運作,溝通協調
課程資訊:
【課程簡介】
企業每月都會依據財務報表內的資訊,召開業績檢討會,惟財務報表所顯示的都是會計專有名詞,財會部門分析報表時,常用「借方、貸方」表達,無法讓企業主與其它部門了解問題所在,久而久之,就變成財會部門一言堂,無法進行溝通形成共識;生產部門又何嘗不是如此,本月機台稼動率很低,是指什麼?也是聽了霧煞煞,各部門「各彈各的調」,找不到共識;跨部門溝通不良,很多時候都是「語言不通」所引起,想要溝通順暢,前提就是必須先要「聽懂對方的語言」。
【課程目標】
1.傾聽他部門意見、作筆記,儘量不要打斷對方講話
2.設計管理報表找到問題位置
3.過大的議題要分解成幾個小主題
4.多提幾個方案與選項才能做好利弊分析
5.從跨部門溝通到跨部門合作
6.跨部門溝通後,務必要回到自己部門,向部屬清楚傳達最新的決定
7.發揮團隊力量(Team work)產生營運綜效
【課程效益】
1.各部門將專有名詞轉化為簡易數學計算公式
2.再將簡易數學計算公式轉成管理報表
3.用口語化產生共同語言講解分析
4.溝通時依「問題分析解決對策(PSP)」流程展開
5.開會時按Brainstorming 方式進行討論
6.形成共識,產生決議。
7.各部門遵照決議擬定5W落實執行
8.確認執行成果
9.講師在經濟日報發表文章之網址: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41/4904159
課程大綱:
1.財務報表分析流程
2.管理會計的定義與操作手法
3.運用計算公式設計管理報表產生共通語言(口語化)
4.溝通時依「問題分析解決對策(PSP)」流程展開
5.資料必須真實,切忌欺騙、謊報隱瞞事實真相
6.採用單元成本繪製多層魚骨圖找到真正原因
7.營收與費用用預算做日控制,成本採用標準成本做時控制,
8.按Brainstorming 方式進行討論
9.多提幾個方案與選項,才能做好利弊分析
10.避免做出錯誤的決策(決策流程與決策工具)
11.從跨部門溝通到跨部門合作
12.形成共識,確認成果
13.案例演練
14.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