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對象:1.組織中抱持成長學習心態,欲強化成就動機者 2.建立問題意識養成,注重結果導向的執行力
商品分類:企業內訓
商品標籤:
建立信任,管理績效,團隊建立
你可以學到:
1. 個人當責:角色分工、喚起內在激勵,交出成果,創造關鍵績效的將才
2. 團隊當責:開放學習態度,創新思維,消除三不管地帶,合力達成目標
3. 組織當責:共好的價值觀,精準的策略執行,確保最佳化成果
課程資訊:
執行力可跨越策略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是甩開競爭對手的關鍵。執行力的三大重要基石:策略、流程與將才,透過組織當責、團隊當責、個人當責的三個層級,達成共好果效。
《財星》(Fortune)500大的許多列名企業,紛紛將「當責」(accountability)列入企業的使命或價值觀中;《哈佛商業評論》直言:「當責」將成為未來10年的熱門用語。當責是:做什麼,像什麼,做到專業,創造價值。主動積極、多做、多看、多聽、多問,是當責基本態度。當責從反躬自省、反求諸己做起。當責要透過智慧決策,勇於承擔,才能交出成果。
共好是一種文化,始於當責。當責是一種觀念,創造價值。價值是一種堅守,終於共好。張宏裕講師從2011年開始講授當責課程,多方受邀於政府單位、企業、學校、民間組織與社會企業。並於2019年出版 <共好,從當責開始>一書(時報文化出版,二刷)。
課程大綱:
n 執行力是把事情做好的紀律與績效
n 執行力可跨越策略與現實之間的鴻溝
n 執行力是甩開競爭對手的關鍵
n 執行力三個基石:策略、流程與將才
n 檢核執行力三元素:
落實計畫指標、準時、符合預算,且完成高品質要求、意外與突發事件的應變處理
n 執行力與當責的關聯
n 當責主人翁心態:
做什麼,像什麼;做到專業,創造價值
n 為什麼要談當責?
1.避免重蹈覆轍:如違法亂紀等
2.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3.自我內在的激勵
4.主管制高點的思維
n 落實有心、賦能、授權,再談當責
n 松鼠的精神:做有價值的工作
n 個人當責的實務做法
n 海狸的方法:掌控達成目標的過程
n ARCI—釐清團隊分工角色與責任
A: 當責者、R: 負責者、C: 諮詢者、
I: 支援者
n QQT/R協商,目標明確化
n 六頂思考帽子的創新思維
n 團隊當責--開個高效團隊會議
n 野雁的天賦:熱情的相互鼓舞
n 避免陷入受害者循環
n 當責取代受害者循環
n 以當責發揮影響力,打破部門藩籬
n 樹立組織當責的正面行為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