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對象:人資主管、人資專業人員、財會人員、部門主管、業主、對本課程有興趣者
商品分類:企業內訓
商品標籤:
初階人力規劃,中階人力規劃,中階薪酬管理
你可以學到:
一、支付外國稅務居民(企業、勞工)扣繳判斷的關鍵
二、就源扣繳稅款的合法減免方案
三、外國勞工的薪資就源扣繳解析
四、外國執行業務收入就源扣繳解析
五、外國股利收入就源扣繳解析
六、外國權利金就源扣繳解析
七、跨境電子勞務交易(跨境電商)扣繳稅率
八、外國稅務居民的其他境內所得來源扣繳解析
九、常見漏扣漏報境外稅務居民之就源扣繳的違法案例
課程資訊:
企業支付受聘外籍勞工時,都有就源扣繳的可能責任,但需視外籍勞工在台居住天數,並判斷是否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才能確認是否需在十天內完成就源扣繳,否則就依一般境內稅務居民的方式處理;再者,若遇到外籍勞工提前離境,或是由外國仲介公司代轉付薪資時,都會有許多不同的申報程序,故在支付外籍勞工的就源扣繳判斷上,有許多應注意的細節;再者,支付外國企業,如:權利金、股利、服務費、電商廣告費、平台費…等費用,也須在十日內完成就源扣繳申報程序,但若外國企業要求代為吸收稅金,申報計算的方式亦有不同。透過本課程的解析,可了解支付外國勞工、外國企業的就源扣繳程序,並掌握有效且合法降低稅賦的方式。
課程大綱:
一、支付外國稅務居民(企業、勞工)扣繳判斷的關鍵
(一)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境內所得)的類別
(二)應就源扣繳的境內所得項目
(三)各項所得的就源扣繳稅率、扣繳申報的時間
(四)外國個人、境外營利事業(固定場所、代理人)於扣繳時的差異
(五)境外稅務居民的國外抵稅權
(六)給付企業代吸收扣繳稅金的計稅恆等式
二、外國稅務居民之就源扣繳稅款的合法減免方案
(一)四大業務範圍(國際運輸、工程包工、技術服務、出租設備)核定所得額
(二)二大所得來源(勞務報酬、自營所得)依境內貢獻度、淨利率核定所得額
(三)權利金、建廠技術服務費申請專案免稅
(四)適用租稅協議的收入來源(海運、空運、權利金、利息、股利)
三、外國勞工的薪資就源扣繳解析
(一)外國勞工居留天數 (183天以內 VS 183天以上)的判斷
(二)外國勞工身份轉變(境內稅務居民)的扣繳方式
(三)外國勞工提前離境的扣繳處理方式
(四)非屬外國勞工境內所得的薪資態樣
(五)支付外國勞工薪資的企業二代健保
(六)相關給付外國勞工案例與解釋函令說明
四、外國稅務居民之執行業務收入就源扣繳解析
(一)境外個人(境外事務所) vs 境外營利事業:執業收入定義與扣繳方式
(二)給付企業自行吸收扣繳稅款的計稅方式
(三)非屬境內執業的態樣(律師境外訴訟、會計師境外簽證、機構境外檢測)
五、外國稅務居民之股利收入就源扣繳解析
(一)現金股利的就源扣繳程序
(二)股票股利的扣繳稅款處理方式
(三)大陸股東、非大陸股東的扣繳稅率
(四)取消兩稅合一後的影響與案例
六、外國稅務居民之權利金就源扣繳解析
(一)授權使用(授權軟體)、買斷權利(買斷軟體)的差異
(二)權利金、服務費的差異
(三)權利金的扣繳方式、專案免稅的適用要件
(四)給付企業自行吸收扣繳稅款的計稅方式
七、跨境電子勞務交易(跨境電商)扣繳稅率
(一)跨境電子勞務交易定義:境外電商廣告費、雲端硬碟使用費、訂房網平台費…等
(二)跨定電子勞務交易的境內所得 VS 非屬境內所得案例
(三)跨境電子勞務交易的境內貢獻度、獲利率、扣繳稅率
(四)給付企業自行吸收扣繳稅款的計稅方式
(五)企業自行申請適用跨境電子勞務扣繳說明
八、外國稅務居民之其他境內所得來源扣繳解析
(一)租金收入:向外國人承租境內資產的租賃給付
(二)利息收入:支付外國人借款利息的扣繳
(三)外銷佣金:外銷佣金免扣繳的態樣與應備文件
(四)進口佣金:境口佣金應扣繳的態樣與常見疏失
(五)服務收入:諮詢費、境外證券募集服務、外勞人力仲介派遣…等
(六)其他需要境內企業協力的所得
(七)其他非屬境內所得的態樣(境外門票、商標登記、檢測…等)
九、常見漏扣漏報外國稅務居民之就源扣繳的違法案例
(一)案例解析與違法問題
(二)漏未扣繳申報的罰則
(三)連動二代健保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