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健保」耳熟能詳,但對於如何幫員工投保、投保級距怎麼選擇與調整卻一頭霧水嗎?本文簡單介紹公司投保健保的基礎常識,讓你接觸保險有概念而不慌亂。而面對這些保險的瑣碎細節,如何進一步透過薪資代管的服務,讓雇主和HR的作業更省時省力。
文/人資學院
「該怎麼幫員工加保?」「雇主的健保該怎麼處理?一定要投保再自己公司嗎?」
「全民健康保險」幾乎人人在台灣都會使用到的,與每個人的權益相關,它的保險費由政府、雇主與個人各自分擔,而在雇主負擔的部分,有許多須留意的常識或眉角。
雇主(負責人)原則上雇主的健保一定要投保在自己的公司,除了少數例外狀況:
至於雇主的投保薪資,以2022年4月公告規定:
負責人勞保投保薪資應以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申報(目前為45,800元)
所得未達最高一級者,應檢附最近年度薪資所得扣繳憑單,或最近3個月薪資印領清冊(分列各項獎金、津貼等明細)或最近年度國稅局核發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核定通知書等影本供稽,若成立未滿6個月者得出具薪資切結書,但負責人勞保投保薪資不得低於所屬員工申報之最高投保薪資適用之等級。
員工只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就該幫對方投保:
除非僅是寒暑假打工的短期工讀生,其工作時間不超過3個月,則目前健保局允許以原保險身分(例如掛在父母名下)繼續投保,若雇主要幫其加保也沒有問題。
另外若員工同時從事2種或以上的工作,因健保僅能一個地方投保,因此以主要工作 (可依工時、工資或危險性等來判斷)的公司來進行加保。另外,負責人通常是一定要加保在自己的公司的,除非在成立公司前負責人已經是其它間公司的員工已加保在其下、或在其他工作單位已以負責人身分加保。
員工的健保費分別由以下幾個部分共同分擔:
健保費計算方式:
投保級距 x 投保費率(2022年目前為5.17%) x 分擔比例
公司須繳納投保單位「雇主負擔」與被保險「個人負擔」的費用,在計算薪資時先將個人負擔的健保費自員工薪資中扣除,再一併進行繳費,可使用活期帳戶、信用卡或行動支付等進行繳費;每月應繳的保險費須於次月底前繳清,若未繳清,若超過寬限期15天,則會產生滯納金費用。
並不是所有親屬都能依附加保唷,必須符合如下條件之一:
當薪資有調整、或有加班費、或特休/補休假代金折算導致平均薪資變高時,需要調整健保級距。
目前健保局沒有規定每月都要檢視調整投保級距,而是規定每年2、8月底前需依據最近三個月的平均薪資進行投保級距調整,於次月生效。因此公司可視自身狀況決定要每月調整或是於2、8月調整。
上述關於投保健保的這些事說難不難又很瑣碎,有經驗的HR一手就能搞定,但若是在公司創立初期,大多都沒有完整的HR制度或專業的HR團隊,而這些事對公司來說不是最優先重要、卻又非處理不可,實在很讓人頭疼。
若能選擇好的薪資代管服務,將能省下很多心力,以104的薪資委外服務為例,舉凡與員工到/離職的加退保作業、投保級距調整、二代健保等各項作業,由專業的團隊將這些瑣碎例行的事務打理好,雇主或HR無須再記掛每天是否需要加退保、投保級距調整的時程以及二代健保申報等。
104是台灣人資領導品牌,除了提供系統外更有專業顧問可供HR諮詢相關人資法令,台灣近年來法令變動頻繁,顧問團隊也會協助隨時更新法令訊息、系統也能自動版更調整。公司經營需要雇主與員工投入最大的心力在核心事務上,推薦想讓內部員工提升工作效率的你,選擇薪資代管服務,增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