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導入,需要找外部顧問嗎?


文:王怡淳

原文標題:OKR導入,需要找外部顧問嗎?

重點摘要

為什麼許多企業決定自己導入OKR?可能認為OKR的概念不難,應該可以自己做做看吧?!

本文要提供的建議是,即便企業高層認同OKR的價值,但倘若內部DNA還沒改變成OKR模式,也許仍需要需要外部顧問的協助了!通過一些簡單的檢核,企業可以判斷內部是否要找個外部顧問。

兩年前我請健身教練指導核心肌群與姿勢的訓練。

原本期望每一堂課,教練可以教我不同的動作,加上現場錄影,課程結束後,我可以自己在家看影片練習。前幾次上課,發現教練總是花30分鐘左右重複指導上次教我的動作。我心想:這些動作不都做過了嗎?在家自己也練習過了,幹嘛還浪費上課的時間做這些!我忍不住問了教練,他說:

「我教你的動作,看似簡單,但你認為你幾十年的姿勢和使用肌肉的慣性,能在一到兩次訓練中,完全矯正過來嗎?你覺得自己姿勢正確,好像也學會了,但很有可能是自我感覺良好。如果沒有人持續從旁輔導,你非常有可能做錯了,甚至造成運動傷害。」

我想起年輕時,矯正牙齒後,醫生萬般囑咐:一定要持續帶維持器,否則牙齒會慢慢跑回去,矯正效果會打折扣。

這和目前企業正在導入OKR的情形很類似。

有一家流通業,上了兩天OKR工作坊後,決定自己導入。隔了3個月後,突然邀請我參加他們的OKR季度發表會。我聽完各部門說明目標內容和實施過程後,發現有OKR的軀殼,但沒有OKR的靈魂。說白了,以為自己在做OKR,但還是在做KPI。為什麼會如此?

長期KPI的思考模式,難道上了兩天課,就能改變?OKR運作下的團隊與個人的DNA,和其他績效管理的養成的DNA是不同的。若高層的DNA沒變,又怎麼能帶領團隊改變呢?

有趣的是不少企業高層認同OKR的價值,但自己的DNA還沒改變成OKR模式。

為什麼許多企業決定摸著石頭過河,自己導入OKR?我覺得除了民族性以外,可能認為OKR的概念不難,應該可以自己做做看。準確的說,OKR的意涵包括兩部分:

  1. 目標訂立:OKR的思考方式與心態與KPI不同。「要達到什麼?怎麼達到?」看起來概念很簡易。個人成長,自我提升的目標,用這個概念就可以了!但OKR用在企業,目標制定只是OKR運作的第一個階段。
  2. 由下而上、公開透明、少就是多:企業要收到實質的效果,必須重視這3個OKR的精髓。許多企業在「少就是多」這部分做的不到位,要維持團隊的專注聚焦,目標的數量要精簡。許多企業在營收的誘因下,有「不做可惜」的想法,於是目標數量漸漸累積,最終資源分散失焦。這是企業主的取捨問題。除非資源充足,否則就必須關注哪個目標比較重要?達成後的影響力比較大?

第一部分是技法,這也是許多企業主認為OKR可以自行導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第二部分是心法,不少自行導入的企業,在這卡關了!OKR導入要有效果,必須「做中學」,真的不是從網路、書本、上了課就行的。

two women looking and pointing at macbook laptop

企業導入OKR,到底需不需要外部顧問?不妨檢核一下以下幾點:

  1. 企業內部是否有專職人員,能帶著團隊手把手的引導和管理「企業的改變」?
  2. 團隊裡是否具有足夠的策略思考型人才?
  3. 團隊成員的思考模式是否為價值和結果導向?
  4. 企業是否具有冒險,容許失敗的DNA?

如果以上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必須聘請外部顧問教練了!

補充健身教練給我的另一個重點:「Chris,我每次上課告訴你每個動作要注意的點,做的間隔頻率和份量,是依據你不同階段的身體條件和你希望達到的目的,而量身定做的。所以這些建議只適用於你。」

OKR的顧問輔導,亦是如此。

*本文獲作者商周.com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商周.com專欄部落格

了解更多 OKR、績效管理>>>>
OKR實務實施及優化
OKR實踐式管理策略工作坊
卓越績效管理與提升

延伸閱讀 >>>>
OKR與KPI不同點在哪?資深人資的第一手觀察
OKR是目標管理、或績效管理?一次看懂
沒有最好,只有合不合適!有效的績效管理四大要素,你達標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