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企業數位培訓的十項迷思_第八項迷思:後製外包費用昂貴
自 2017 年開始,我就受企業的邀請發展企業數位培訓的內容方案;然而我發現,企業仍會因為許多原因,有著一些迷思,讓發展被阻絕,也讓各種可能性不被考量,因此,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十項由過去的經驗形成的迷思框框吧!
第八項我們來談談後製外包。數位陪詢的後製團隊,必須有大量與不同講師合作的經驗,必須知道什麼樣的動畫效果才是有助於學習的,必須提供的不是影片專業,而是培訓專業,這才是棒的外包資源。
在這兩年來,我大多可以說服許多企業一些想法,前面的七篇文章所談的迷思,也都在我邏輯強大的思維下,在我切實可行的方案下,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企業方也不會那麼堅持。
唯有這一點,大家卻是怎麼想也想不通。
想不通的,並不是外包為什麼可以比較便宜;想不通的,是為什麼要外包,我們自己找個人做,不就好了嗎?
事實上,我一直在提倡的,並不是一定要找我們;我所期待的,是企業把拍攝與後製的工作,盡量不要讓企業組團隊,自己處理,至於要找哪一個外部資源,其實並不是我所掛念的。
許多企業都會去想,公司要發展微課,那麼,內部講師如果訓練好了,我們再找一兩位傳播學院畢業的新人進來,不就可以順利搞定了嗎?拍多少集的微課,成本都很小。
這樣的想法基本上邏輯是通的,但是在這麼多年的經驗中,它會出現三項缺點:
各位要知道的是,拍攝微課,與這些大傳學院所學的本科專業,是很不一樣的;在拍攝微課時,現場的導演,他最重要的,並不是取景的角度,也不是背景的佈局,他最重要的,是去紀錄講師的 NG 位置,去提醒講師可能的誤差,去安撫講師不斷 NG 時的情緒,去給予講師安定的力量。
各位知道最大的成本,以及時間浪費在什麼地方嗎?答案就在溝通上,在講師拍攝之前,拍攝之時,甚至到後製中,講師是最了解整體內容的人,若是沒有一套制定下來的表單或方法,後製的工作小組又該如何知道分鏡,該如何剪輯與特效處理呢?當講師錄完後,還必須拉張椅子坐在電腦前,一幕一幕告訴後製人員這裡要保留,這裡要放重點字,這裡的觀念可能要和前面的那一段合在一起。這才是最大的隱藏成本。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企業不管有多少段微課要完成,它終究有大功告成的一天,內部講師可以繼續開發新的課程,也可以執行混成訓練,那麼,這一組後製人員呢?用完即解散,似乎不是很人道吧!
因此,我非常建議企業在拍攝與後製時,選擇與外部的資源合作;那麼,接下來的任務就很簡單,就是去確認他們的報價是便宜的。
要便宜,其實就表示他們是以「微課」的角度來處理,而不是從拍「微影片」的角度。同時,這個團隊必須有大量與不同講師合作的經驗,必須知道什麼樣的動畫效果才是有助於學習的,必須提供的不是影片專業而是培訓專業,這才是棒的外包資源。
微課不是微影片,我們有的是方法可以讓成本降到很低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