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的企業培訓八大策略(一):教室安全化


文:羅亦耀|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執行長

我們總是能在危機中迸發潛能,也總是可以在危機後找到教訓;隨著疫情慢慢過去了,企業培訓也不知不覺陷入一種「似乎不能以以前的方式進行」的迷惑與不安感;因此,讓我整理疫情中看到的一些培訓現象,再總結出八大可行培訓策略給大家吧!

目錄

man and woman sitting on chairs

第一項策略以這個主題呈現,其實我是很汗顏的;因為它實在不能說是一項策略,它頂多只是執行時的戰技,連戰術都不是。

但是,這個主題卻是這兩個星期,最多企業在詢問的問題;當人的心一旦有所窒礙時,其它更高層次的問題就不再有思考能力了,因此,我還是把它列入到第一項策略中吧!慚愧慚愧!

不論各位在疫情中做了多少的嘗試與實驗,也不論講師付出了多少心力,但是我相信大家應該都同意:遠距學習再如何嘗試,它始終不如實體訓練。那麼,一旦疫情趨緩下來了,所有的訓練就直接恢復不就好了嗎?

是的,各位遲疑了,主管猶豫了,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的「不安感」。

因此,這個策略的目的很簡單,解決這些不安,為即將恢復的實體訓練,帶來一些「安全護欄」,就如同山路護欄一般,即使它的旁邊就是懸崖,人們都會因為它的存在而感到安心,願意加速前駛。

針對這些護欄,許多講師已經提出不少建議,許多企業也開始制定了一些辦法,那麼,我就整理一些我所見所聞,讓其它伙伴也可以選擇合適自己企業的項目,引入辦理吧!

一、講師限制

這個護欄的概念最簡單,就是直接從講師來進行限制,畢竟對於企業而言,講師才是這堂課唯一的外來人士(助教也是,比照下方辦理)。

那怎麼限制呢?總不能上課前要在公司住 14 天吧?!因此,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請講師提出「疫苗接種證明」,這也將會是未來國際間最簡單的恢復流通的關卡。

二、人數限制

在疫情前,只要課程許可,講師也同意的話,企業可以將許多同仁都塞進一個教室內,在效果不變的情況下,讓受課人數最大化,是最節省訓練資源的方式。

但是在疫情後,我們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點,已經不再是預算的考量了,而是防疫優先;因此,企業方必須設定教室可以容納的人數限制,一般而言,會是這個教室可以安排的座位人數的一半,也就是說如果教室可以容納下 60 人的座位,那麼未來這個教室可以進來授課的人數必須限制在 30 人內。

如果企業方還是希望 60 人能一次完成訓練,那麼就必須朝向「安排更大教室」的方向去思考囉

三、小組討論

許多培訓課程,都會有小組討論的環節,以往,小組人數都是在 5-8 人之內;疫情後,最常被企業詢問的問題就是:「那麼,小組人數要不要減少到 2-4 人?」

其實,小組人數越少,小組的討論氛圍就會越差,5-8 人是一項很好的數字,並不需要減少;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在小組人數不變的情況下,調整大家的距離,位子與位子之間的拉大,當然,這會讓大家討論時比較辛苦,「口罩」的持續存在可以比較好解決這個問題。

四、講師授課

初期,所有的講師都可能必須適應「戴著口罩講課」的不適感,因為立刻脫下來,不只企業方會惶恐,學員可能也會。

但是我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後,講師就可以轉變成「講解」時可以脫下口罩,但是要維持與第一排的距離,在活動與討論時,當講師往學員走去時,再戴上口罩的方式。

五、活動接觸

過去,有一些常見的培訓活動,是希望學員彼此可以握手、搭肩、擁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很可能都需要先排除在課程設計外。

當然,我們專門在研究訓練的講師,都知道這些肢體接觸對於團隊建立有多麼重要;但是就如同我一開始說的:人有窒礙時,其它就不會進行思考了。

還是有很多可以取代的活動,講師可以慢慢再去思考與發展。

以上五大類,就是所謂的「護欄」,也是企業在慢慢恢復實體訓練時,我們必須先制定出來的規則,提昇主管放行的意願,鼓勵同仁參與的信心。當動亂過去後,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穩定民心,此中道理,亙古不變。

繼續閱讀:
疫後的企業培訓八大策略(二):講師年輕化


了解更多 訓練發展 課程>>>>
訓練教案開發工作坊
HR年度訓練規劃與預算編列實務分享
培養新時代人才!線上課程必知規劃、選課與錄製技巧

延伸閱讀 >>>>
如何彰顯訓練效果以強化組織績效
你的企業數位了嗎?後疫時代加速數位轉型
一直辦訓,卻沒有效果?運用職能有憑有據規劃訓練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