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04人資學院
在「找不到人、留不住人」成為企業最大挑戰的時代,雇主品牌已是打造人才護城河的關鍵。本文分享五大行動策略,打造高留任力的企業體質,包含:新人輔導員、績效管理、薪酬設計、職涯發展與關鍵人才管理,並揭示104員工體驗調查系統大數據,指出「發展力」與「薪酬力」是留任最核心的驅動因子。從制度落實到人才培育,企業唯有將雇主品牌轉化為可感知的員工體驗,才能真正提升留任力與競爭力。
本文導覽
在當前的人才戰局中,「找不到人、留不住人」已成為多數企業的最大痛點。薪資調高、福利升級雖然重要,但真正決定員工是否留下的,往往是「整體員工體驗」與「制度設計」。104人資學院資深專任顧問業光堯在輔導多家企業的實務經驗中發現:唯有將雇主品牌落實為可感知的制度與文化,才能真正築起企業的「人才護城河」。業顧問將多年實戰經驗濃縮為五大關鍵面向,協助企業將留才力轉化為具體做法。
員工離職風險最高的時間點,往往發生在剛入職前三個月。此時的不確定感若沒有即時協助,極易導致新人快速流失。
因此,企業必須設計「新人輔導員制度」。輔導員的任務不只是介紹環境與流程,更要協助新人理解企業文化、不成文規範,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實務問題。挑選輔導員時,建議優先考量:
此外,企業可透過制度化訓練、餐飲補助、回饋機制與績效加分,將輔導角色塑造成職涯發展的一環,而非額外負擔。
績效制度不應僅是「發獎金的依據」,而是承接企業策略,推動團隊成果與能力成長的工具。業顧問建議採用 「KPI/OKR+職能行為」雙軌模式:以4~6項職能衡量員工在行為層面的展現,用關鍵 KPI衡量實際工作成果。
將兩者整合後,既能反映績效,也能指出成長方向。關鍵不在於追逐各類績效管理名詞(如:MBO、OKR、BSC),而在於制度是否被落實並做到位。
薪酬制度是留才的核心,但若設計不當,容易造成內部失衡或外部失去競爭力。
設計重點包括:
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實踐 Pay for Performance,將資源導向高貢獻者,避免「加薪卻留不住人才」的困境。
留才的關鍵不只是薪水,而是員工能否在組織中看到長遠的發展藍圖。建議將單一路徑的升遷,轉為多元職涯設計:
企業應繪製清晰的職涯藍圖,搭配跨職務訓練、專案輪調與教練制度,讓員工看見五至十年內的可能性。這不僅可提升員工投入度,更能顯著降低離職率。
真正的雇主品牌,必須同時兼顧 「關鍵人才」與「接班梯隊」。透過人才九宮格(績效×潛力)搭配性格測評工具,企業能更客觀地辨識高潛力與核心人選。針對這些人才,應設計客製化培育計畫,例如:一對一教練、海外交流機會、重要專案歷練等。同時建立循環檢視機制,持續調整與追蹤,確保真正的人才能夠接上組織未來發展的節奏。
根據104員工體驗調查的大數據顯示,影響員工留任意願最大的因素為:
當兩者同時優化,員工留任率將顯著提升;反之,若發展或薪酬不足,則成為離職風險的先行指標。
因此,企業可優先從三個方向快速啟動:
再進一步展開職涯藍圖設計與關鍵人才盤點,逐步提升組織的留才體質。
雇主品牌並非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必須透過系統性、可量測、能落地的制度設計,轉化為員工每天切身感受到的體驗。正如業光堯顧問所言:「工具的新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真正做到位,並與組織策略相連結。」
在人才愈來愈難留的時代,企業若能從新人輔導、績效制度、薪酬設計、職涯發展到關鍵人才管理,循序漸進地優化,就能把雇主品牌從口號變成競爭優勢,築起一道難以被模仿的人才護城河。
想了解如何在企業內部快速啟動這些制度?
歡迎洽詢 104人資學院,由專業顧問團隊協助您設計專屬的人才策略,讓企業在招募與留才上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