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製造業人才戰中脫穎而出嗎?本文根據104人資學院羅悅華顧問,於薪酬平台實戰說明會的分享中,提供2025年5月最新的報告,揭示了一般製造業的薪資與人才供需全貌,為企業制定高效人才策略提供關鍵數據支援,協助您掌握市場脈動。
文章導覽:
根據最新的數據資料,截至2025年5月底,一般製造業的整體平均年薪達到新台幣$688,906,相較上月微幅上升0.19%,顯示薪資持續穩定成長。在各職務類別中,主管職的平均年薪為$954,525,較上月上升0.3%;工程/技術/研發職的平均年薪為$641,845,上升0.14%;而後勤/行銷/企劃/業務職則為$622,533,增長0.21%。整體而言,不論職位類別,平均所得都呈現上升趨勢。
★主管職薪資調幅排行:
「國內業務主管」以年薪中位數$1,026,069和高達9.9%的年調幅居冠,其次是「國外業務主管」和「人力資源主管」。整體主管職的薪資調整幅度差異不大,約介於6.5%至9.9%之間,整體呈現穩健成長。
★非主管職薪資調幅排行:
「國內業務」以19.7%的驚人年調幅領先,顯示市場對此類人才的高度需求與重視。「作業員/包裝員」和「物管/資材」等基層職位的薪資增長亦不容小覷,反映企業在招募基層現場人員所面臨的挑戰,需要提高薪資才能留住人才。
這些數據顯示,特定非主管職位的薪酬漲幅甚至超越部分主管職,企業應加以重視,針對這些特定職務,檢視現行薪資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尤其在變動性高的項目上(例如業務人員的獎金、基層作業員的加班費等),更應確保能反映實際市場需求與職務價值。
在人才供需方面,2025年5月的供需比為0.24,較上月上升4.3%。這表示人才供需緊張狀況正逐步趨緩。儘管找工作人數微幅下降1%至37,816人,但工作機會數下降幅度更大,達到1.6%,總計160,514個職位。這意味著企業尋找人才的需求下降幅度大於求職者數量,過去「找不到人才」的狀況正逐漸趨於緩和。預計隨著畢業生在6、7月投入市場,人才供需狀況可能進一步趨於平衡。
以下歸納出三項產業關鍵發現:
一、供需比趨緩:人才供需比為0.24,企業招募難度略有下降。
二、非主管職特定職務薪酬漲幅高:國內業務、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技術員、作業員/包裝員、物管/資材等非主管職調薪幅度較大,企業應給予高度關注,並檢視整體調幅是否跟上市場腳步。
三、主管職薪資穩定成長:國內外業務主管與工程研發主管為調薪幅度較大的主管職,顯示這些關鍵管理職務的價值持續提升,企業應依據能力與績效做好調薪分配。
面對瞬息萬變的人才市場,我們也提供了一些強化人才吸引力與員工留任力的建議:
一、定期觀測薪資數據,掌握市場薪資動態:
企業應更頻繁地觀測薪資數據,了解最新的薪資行情。過去一年一次的薪資調查已不足夠,應採用動態管理,隨時掌握市場變化,避免資訊落差。例如,一個月內同一職位的年薪中位數可能就出現數千元的差異。104薪酬平台提供即時的市場資訊,幫助企業隨時掌握薪資脈動。
二、檢視薪酬策略,調整薪資政策:
了解市場狀況,即可做為薪酬策略調整的參考依據。透過薪酬調查報告、員工體驗調查、績效管理與晉升制度,制訂具吸引力且有留任力的薪酬體系。104薪酬平台能讓企業將所有員工資料輸入,細化比較個別職位、職系乃至整體公司的薪資水平與市場PR值,找出薪資政策中可能偏低或偏高的職位,從而進行精準調整。
三、優化人才招募,打造雇主品牌:
這不僅是招募到人才的關鍵,更是長期發展的基石。企業應將薪資優勢納入人才招募宣傳中,持續向市場推廣。以下建議企業從四個面向著手:
1. 形塑招募亮點:透過雇主品牌診斷、求職者滿意度調查及招募文案撰寫,突顯企業獨特優勢。
2. 建置人才標準:建立性格、職能與價值觀模型、規劃甄選流程與工具,並導入職能行為面談,確保招募到最適合的人才。
3. 打造優質環境:塑造積極的企業文化、建立健全的薪酬與績效管理制度,並重視員工體驗。
4. 塑造職涯舞台:透過訓練發展制度、多元職能訓練課程及菁英人才管理與接班人計劃,為員工提供清晰的成長路徑。
為鼓勵更多企業參與並獲得更精準的市場洞察,104薪酬平台特別推出限時活動:即日起至2025/7/15,只要填寫公司八成職務的薪資數據,即可免費獲贈價值$12,000的【專屬產業薪酬調查報告】及【公司專屬福利報告】!這份報告將讓您掌握產業薪資趨勢,了解公司需優化的福利項目,同時可運用優於產業的福利強化招募主打優勢,是企業在2025年人才競爭中不可或缺的指南。立即免費加入104薪酬平台,掌握企業薪酬競爭力!
更多薪酬實用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