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產業搶才大戰來了!企業如何防範關鍵員工悄悄跳槽?【企業實例】


文/104 人資學院

隨著AI人才需求激增,軟體業面臨人才爭奪戰,尤其已有工作經驗的AI人才更為珍貴。為防範員工悄悄跳槽,企業可以透過兩大策略應對:一是建立科學化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系統,及早掌握問題並採取預防措施;二是強化雇主品牌,讓員工清楚了解企業相較於競爭者的優勢。本文將分享由104人資學院資深專任顧問黃愛Lilian主講的「留住敬業好人才—員工滿意度與敬業度調查」講座中的企業實例,解析某500人員工規模的軟體業公司調查報告,並探討如何利用調查結果提出實質的建議改善計劃。

本文導覽

建立科學化的調查系統
1. 有效填答率過低,報告結果有疑慮
2. 診斷後紅字要列為追蹤議題

3. 沒紅字不代表沒問題,每個指標都要近看細節
4. 進行產業比對才知道企業真實的競爭力
5. 對組織滿意員工不一定會留下來,員工敬業分數不可忽視
對內強化雇主品牌
104員工滿意度調查,節省50% HR時間成本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加持,AI人才需求愈加供不應求,軟體業紛紛祭出各種招數,如校園講座、半導體學長姐職涯輔導等方式,積極搶奪關鍵AI人才。然而,對於已擁有AI技術的公司而言,經驗豐富的AI人才更是無價之寶。這使得企業在內部人員管理上,面臨更大風險:如何有效防範挖角行為,並保障關鍵人才的留任?

企業該如何防範員工悄悄跳槽呢?一、建立科學化的調查系統,透過定期調查員工滿意度掌握潛在問題並採取預防措施;二、對內強化雇主品牌,透過調查外部競業現況,讓員工清楚企業相較於其他公司的獨特優勢。

以下我們將分享某間員工數500人以上的軟體及網路相關企業的員工滿意度調查報告,與大家探討如何利用該報告預測潛在問題,制定有效的人力資源計劃。

建立科學化的調查系統

從調查結果(圖一)顯示,有效填答率為71%,整體成績PR為55(在100間企業中排名前55),價值認同PR為62,努力承諾PR為56,留職意願PR為52。當我們收到報告時,下面五點必須注意:

圖一、500人軟體及網路相關企業的員工滿意度調查報告
圖一、500人軟體及網路相關企業的員工滿意度調查報告

1. 有效填答率過低,報告結果有疑慮
有效填答率過低可能使調查結果不夠全面或是存在偏差,企業應該積極提高填答覆蓋率。以下是幾個提高調查覆蓋率的常見方法:
(1) 明確目的及重要性:在問卷說明中清楚闡明調查目的,讓員工理解他們的參與將影響公司福利改善及政策決策。
(2) 承諾匿名填答:強調問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讓員工理解調查結果不會影響績效發展等後果。
(3) 主管主動示範:讓主管先進行填答成為表率,並對同仁宣達,主管過去即使對企業有不滿之處,誠實作答後仍不影響他繼續留任。
(4) 回饋及行動方案:調查時即公開後續回饋時間,讓員工可以知道填答結果,以及公司後續的回應。

2.診斷後紅字要列為追蹤議題
104員工滿意度調查系統中,成績分為兩大項:組織分數與員工敬業度分數。組織分數涵蓋主管、同事、工作、發展、薪酬、企業文化、永續經營等方面,而員工敬業度則包括價值認同、努力承諾、留職意願等指標。當PR分數低於50時,該項目將被標註為紅字,這代表該領域存在明顯的管理問題,就像個人健檢中的紅字項目一樣,這些低分項目應被列為追蹤議題,並進行深入分析。

以圖一為例,我們可以看到「主管」分數被列為紅字,而在系統上也有「應該安排主管上管理課程」等建議,因此企業應該針對為什麼低分進行詳細的原因剖析,並制定具體的改善措施。詳細的原因剖析可以透過交叉比對,或是在系統中點選該項目,系統也有提供中向度的指標和員工的具體回饋來讓企業瞭解。(圖二)

圖二、員工滿意度調查報告中「主管」項指標
圖二、員工滿意度調查報告中「主管」項指標


從圖二中可見,員工對於「主管溝通」、「主管整體」、「團隊建立」、「工作指導」等項目給予低分,表示企業需要加強主管這些領域的能力。企業應該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圖二橘色表格),例如提供相關的主管培訓課程、提高主管的溝通技巧和團隊建設能力,並定期追蹤進展,確保改善措施的有效落實。


而且104員工滿意度調查系統非常貼心地在需要補強的項目後方,提供了相應的技能訓練線上課程路徑。HR可以直接透過系統中的連結,快速引導主管進行後續的培訓和測驗,幫助他們提升管理能力。加速企業後續的採購、備課、測驗的時間,也確保課程與職能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沒紅字不代表沒問題,每個指標都要近看細節
即使在104員工滿意度調查中,大項目的總體成績沒有出現紅字,也不代表該領域就完全沒有改善空間。HR和管理層仍然應該進一步深入查看細節,了解項目中的具體反饋和潛在問題。例如圖三中「工作」項的整體PR為54,雖然總體分數不低,但在細項中,「工作成就感」的PR卻為47,這明顯低於整體分數。這表示縱使員工對工作的整體滿意度較高,但在工作成就感方面仍有改善空間。

這種細節問題可能在總體分數中被掩蓋,但可能是影響員工留任和敬業度的關鍵因素。例如對於軟體工程師來說,性格中普遍包含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追求技術進步等特徵。當企業內部產品已經穩定,或是在開發過程中僅重視快速交付而忽略了技術的深入打磨和成熟時,可能會對工程師的成就感產生影響。當工作缺乏挑戰性或無法帶來突破時,工程師可能會覺得工作缺乏價值和意義,進而影響他們的留任意願。

圖三、員工滿意度調查報告中「工作」項指標
圖三、員工滿意度調查報告中「工作」項指標

4.進行產業比對才知道企業真實的競爭力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當企業發現員工滿意度各方面均未達理想時,應如何優先著手改善?此時進行產業比對,能幫助企業清楚瞭解自身的招募競爭力,發現與同行相比存在的劣勢,以及在哪些領域有競爭優勢。

例如,如果發現企業在薪酬、發展機會或企業文化方面的分數低於同行業的標準,這意味著公司在吸引或留任關鍵人才時處於不利位置。企業應該優先改善與競爭對手相比的劣勢,例如提升薪酬福利、改善薪酬結構,或是透過其他制度上的優勢(遠端工作、彈性上下班等)增加人才吸引力和員工留任力。

本文中的企業剛好沒有低於產業平均項的危險指標需要改善。當貴公司與本文企業相同時,我們建議再參考系統提供的盲點項(圖四),加入後續改善計畫(圖四橘色表格),但如果已有危險項目應優先處理危險項。


圖四、員工滿意度調查「盲點」項指標

5.對組織滿意員工不一定會留下來,員工敬業分數不可忽視
即便員工對組織的工作環境、薪酬或企業文化等方面滿意,這並不保證他們會長期留在公司。員工的敬業度(價值認同、努力承諾、留職意願)指標,對其留任具有直接影響(由於是調查員工「意願」)。若員工缺乏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感受不到想要努力工作的意願等,即便其他條件再好,他們的流失風險也很高。因此企業應關注這些敬業度指標,制定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經營雇主品牌,提升員工對企業使命和願景的認同。

對內強化雇主品牌

在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時,企業除了關注需改善的項目,往往忽略了發掘和強化自身的「優勢」。實際上,這些優勢若能有效放大,不僅能提升員工的滿意度,還能增強雇主品牌。

舉例來說,若員工對「發展」項目的滿意度較高,企業應該加大這方面的宣導力度。在內部公告欄中定期更新發展機會及成效,讓員工瞭解自己可以透過哪些管道提升專業技能,並激勵員工自主分享自己使用這些資源後的心得或成功案例。這樣不僅能鼓勵更多員工使用這些資源,提升員工技術力、加深員工敬業度中對工作努力承諾的指標,還能塑造內部分享的環境,更貼合企業積極向上、熱於分享的的企業文化。

另外透過產業比對分析(圖五)後,若發現企業在某些領域的PR分數優於競業,更該將這些優勢進行宣傳,例如將分數放在職缺頁,或是在轉職潮的月份提醒員工:「企業的工作環境表現並不差」。舉個例子,若企業在員工「發展」方面優於同行,管理層可以專門訪問該團隊或部門,請他們分享成功的經驗與做法,將這些正面的聲音與實踐素材進一步行銷,使之成為企業的雇主品牌的一部分,進而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與忠誠度,也有助於避免員工因為外部誘惑而產生跳槽念頭。

圖五之一、員工滿意度調查中優勢、劣勢成績
圖五之一、員工滿意度調查中優勢、劣勢成績
圖五之二、員工滿意度調查中優勢放在職缺頁範例
圖五之二、員工滿意度調查中優勢放在職缺頁範例

除了分數本身可以作為雇主品牌使用的武器外,組織想要進行調查的「誠意」和「決心」也很重要。如果企業在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前,能夠承諾這不僅僅是一份「做做樣子」的問卷,而是會根據結果採取具體的改善措施,並在調查結束後對內公布成效,這樣的透明度作法和誠意能增強員工的信任感。但還是要提醒企業調查固然重要,但比起年年進行調查,員工更在意的是調查背後是否有行動。

104員工滿意度調查,節省50% HR時間成本


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並不是一項輕鬆的任務,從設計問卷、推動填答、整理分析結果、提出改善計劃,到後續追蹤改善成效、行銷利用等,都需要HR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如果想要節省50%的人力即可完成滿意度調查的話,104不僅提供全面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系統,幫助企業輕鬆完成這些繁瑣的步驟,還能與專業的顧問團隊合作,根據調查結果,提供進一步分析,以及改善措施和追蹤成效之作法建議。畢竟,在面對如此多需要改善的議題時,最難的往往是如何排序、如何實踐,哪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員工留任、影響組織生產力。
如果您從未使用過104員工滿意度調查系統,歡迎與我們聯繫申請免費試用的機會。我們的顧問團隊將協助您深入分析調查結果,制定有效的人力資源計劃,幫助您的企業在軟體業的人才競爭中展現出企業的招募留才實力。


>> 最受軟體業員工青睞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系統:104滿意度調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