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04雇主品牌團隊 編輯整理
被放鴿的確是 HR 的日常。為什麼會被放鴿呢?104身為雇主品牌的專家,透過這篇文章讓你了解,背景調查不再單向──當企業對求職者進行Reference Check,求職者也在調查你!
你有上網搜尋你們公司的評價嗎?會不會因為網路的負面評價或是新聞,有一部分求職者自行取消面試,讓你事倍功半?
在一般面試的流程中,如果進入背景調查(Reference Check)的過程,HR 會請求職者提供之前工作的關係人,最好是直屬老闆,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求職者的評價,比如工作內容、能力、態度、團隊合作、離職原因等等,有時會順便去FB、IG 或 LinkedIn 看一下這個人在社群的發文、交友、社團狀況,也算是背景調查的補充資料。
反過來說,現在很多求職者都會對公司做背景調查。高達 80%以上的求職者,會在面試前上網查看公司相關的評價,也有越來越多的管道可以得到相關訊息。國外最有名的是Glassdoor,國內也有幾個網站可以讓求職者對公司有更多的了解:
當然還有很多內容可以從FB 的相關社團,甚至是透過自己的人脈、學長姐親友,看有沒有認識的人在這家公司上班,可以旁敲側擊內部的資訊。
以 Kevin 為例,他在人力銀行與 LinkedIn 上看到自己有興趣的公司工作便投遞履歷,因為工作資歷佳,也收到了幾家的面試通知。這時候,Kevin 才開始花時間了解各個公司的相關資訊與評價,結果發現其中一家公司在求職天眼通與 PTT 的評價都不是很好,就寫信給 HR 婉拒面試機會。由這個案例可以知道,求職者也不想浪費時間在一家評價不好的公司,尤其是他有很多面試可選擇的情況。
台中一家工具機廠中小企業在一次拜訪時老闆就提到,網路評價讓他在招募上很辛苦,原因是一個沖床主管在教育訓練上對新人比較嚴厲,新人於是在網路留下不好的評價。沖床主管其實就是老式的教育方式,但沒有意識到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吃這一套了。
現在你很清楚求職者也會做背景調查,也了解這些評論可能會出現在哪裡,接下來的問題是:HR 平常工作就已經夠忙了,怎麼有可能每天去這些網站看有沒有不利公司的言論?
其實不只你有類似的問題,行銷、公關都有一樣的狀況,資訊爆炸時代,FB、Google 每天就產生幾十億則貼文和搜尋,如果今天有消費者或使用者在網路或是社群發布對產品、公司不利的言論,要如何應對?台灣有一些公司在做輿情分析: 意藍、我樂活、藍星球、InfoMiner、KEYPO 等,這些公司每天都會去各大網站爬梳所有的資訊,並且用語意分析去了解正面、負面還是中性評論,也會分析這個新聞或是貼文是不是在短時間內急劇升高,如果是,他們就會立即提醒你,你也要立即和高層討論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