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選才成功攻略,資深HR經驗分享 | 104人資市集最新文章


7大策略破解人才荒:打造好萊塢面試體驗,讓企業市值增長317%

人才荒來襲,高薪也不一定找得到人。企業面對「招不到、留不住、找不對人」的現況,本文作者、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黃至堯,提出破解人才荒的「7大戰役」,從人才供給數據、雇主品牌、面試體驗到讓新人軟著陸,打造吸引力十足的人才磁力場,讓企業從源頭強化人才競爭力。

【活動回顧】科技業容易忽略的3個招募細節!2025科技業人才報告書精華+完整影片開放索取

2025年《科技業人才報告書》深入分析科技業六大產業(軟體、電信、電子製造、光電、電子零組件、半導體)的職缺供需與薪資趨勢。報告書有其中幾項發現:類比 IC 設計工程師年薪中位數達 154 萬元,穩居薪資榜首、科技業中「軟體/工程類」平均每個工作機會僅 0.36 名求職者應徵,顯示人才供需嚴重失衡。本報告不僅揭示薪資漲幅排行與職缺趨勢,更彙整科技業的招募與留才策略,幫助企業制定更精準的人才計畫。完整報告可於文末下載。

跑了校徵還是找不到人?問題出在招募思維與流程(文末附招募流程檢核點)

許多HR朋友分享,即使參加了校招、做好了雇主品牌,仍然找不到人。或者,許多公司將校招定位為大拜拜,藉由校招場合擺攤、宣傳、行銷雇主品牌、有良好印象,就結束了。 校園招募只是一個開啟招募流程的時機點,善用銷售思維來構想招募流程,可讓招募的各個環節轉換更順利,從履歷蒐集、篩選履歷、邀約面試,到最後即使成功招募,也須再檢視是否有優化成功招募的關鍵。

關稅政策衝擊下,HR如何應對?科技人才趨勢預警 × 人才佈局全攻略|《2025 科技業人才報告書》

近期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多科技公司採取「保守招募」態度——不是不招人,而是更聚焦關鍵職缺,更講究資源分配與成本效益。對 HR 而言,這不再只是「等需求」的時期,而是必須提早思考:「現在不招人,我還能做什麼,為未來佈局?」本篇文章結合《科技業人才報告書》數據,提出 HR 在觀望期仍可行動的3件事,幫助你精準卡位紅色預警職缺、布局品牌與人才資源。

職場霸凌頻傳,掌握關鍵特質、避免選錯主管毁了企業!

在人資管理與企業經營中,選拔合適的主管至關重要。除了專業能力與經驗,主管的性格特質更是決定其是否能勝任領導職位的關鍵因素。如果主管的性格不適合管理工作,可能會導致組織內部溝通不良、士氣低落,甚至影響企業績效。

破解AI生成履歷4訣竅:HR在AI時代的必備能力,專業獵頭(headhunter)教你辨別履歷真偽!

隨著科技的進步,AI技術在招募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曾在台大畢典上指出:「你們所處的年代很複雜,卻也是你們的機會。」他強調了AI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認為善用AI的優勢是實現驚人成就的關鍵。這種技術的發展為人力資源帶來了全新的招募機會,重新定義了招聘流程,提高了效率和準確性。許多HR常問:「如何辨別AI生成的履歷?」、「如何確保履歷的真實性?」、「面試技巧如何因應AI時代的變化?」,求職者利用Chatgpt、LazyApply、JobGPT和Sonara等工具快速創建吸引人的履歷,使每位求職者看似都非常適合某個職位。然而,這也讓HR面臨辨別真正人才的挑戰。